繁體 | 简体 | English    
 

六十歲初上舞臺,訴說我在黑社會的故事訪前樂隊《邊緣組合》成員Mandy (20.1.2014)

新聞專訪 AM730 (2014-01-16) 撰文: 小扉

上個世紀末,參與了一項青少年禁毒活動,認識了Mandy,他當時人氣爆燈,在臺上跟青少年談要珍惜前途,不要行差踏錯,這些老掉牙的勸導,不一定叫學生們仰頭大睡,這視乎講者是否搞Gag,但更在乎是講者的經歷,Mandy被判無期徒刑,卻跟其他囚友在赤柱成立了樂隊《邊緣組合》,因表現良好,獲特首董伯伯破例假釋,結束了廿五年鐵窗生活,戲劇性的故事傳媒自然爭相報導,上了報紙感覺自是良好,然而熱鬧、威水過後,回到久違了的家中,出現卻是另一番的影像,家中除了老媽,還有一個自出世後Mandy也從未抱過的女兒。文:小扉、圖:黃文山

「原來巴士竟有968號,那麼多我怎樣記得了……」

記得一出電影《月黑風高》,吸引的除了主角如何逃獄的佈局,還有描寫坐上大半生牢獄生活,一旦假釋後的悲慘遭遇,因對社會改變適應不來,部分選擇回到牢獄,部分更自尋短見,以為劇情略帶誇張,但豈知原來反映的卻是事實,「廿五年後甚麼都改變了,電話不再用手指去撥,以前要在電視機上按鍵轉檯,出來之後才發覺已全用上了搖控。」除了適應家中日用品,當Mandy走在街上,他形容為好驚,「不懂搭地鐵,記得以前巴士號碼少,出來後竟見到一輛叫968號去元朗,當時心想竟有九百幾輛車,如何可靠腦袋記下來……」旁人聽來這種想法或許有點天真,但這是長時間監禁的自然反應,人當沒有方向感會感覺迷失,好驚,Mandy表示很多囚友出獄後捱不住,寧願放棄自由,再回到監獄裡,他們認為獄內有吃有住,總比外頭受苦好,但Mandy的想法剛剛相反,「我無論多辛苦,也不要走回頭路,外面我喜歡幾時食就幾時食,我可以選擇唔食,但在入面,想唔食都不可以,唔食要作篇文,寫為何不吃飯……」因著這個信念,推動他無論多辛苦適應,也要捱過去。

講座、話劇說自己故事,得著是一份無價的鼓勵

Mandy出獄後,拿著結他,夥拍著善導會和教會,到不同學校、教會去分享預防犯罪的訊息,一面唱出自己的音樂作品,一面分享自己如何加入黑社會,如何到銀行搶劫,最終殺死差人抱恨終生的故事,分享好事自然感覺良好,要主動跟人家說自己的醜事,需要勇氣,他自詡基督信仰助他跨越障礙,認定出獄後的使命價值就是要讓年輕一輩,珍惜前路,以己為鑒,多年來他的足跡幾近踏遍全港四百幾間中學,沒有受過甚麼演說訓練,只簡單說出自己的故事,因為用心,學生反應出奇的好,「有些校長見我跟林姑娘(善導會)前來分享,就先預告我們學生專注力很低,不是睡覺就會搗蛋,結果他們成千人出奇地寧靜、專心,因為我的背景對他們很吸引,而校長們都很驚訝……」長年累月的分享,慢慢孕育出另外的成果,「有一次走在街上,突然被一個軍裝員警叫停,他原來以前聽了我的分享,跟我說現在成了差人……,在路上也不時會遇上我記不起的人,說聽過我的分享,叫我加油……」,Mandy認為這些認同,讓他有力堅持走下去,並有勇氣接受更多的挑戰。

六十之齡,親身演繹自己故事,獲益良多

Mandy年過六十,到學校作講座分享已有十多年,最近嘗試轉轉方式,由自己演繹自己,說出以往的故事,「最初會有點猶豫,因未受過演藝訓練,年紀也不少,有究竟否能力去當演員?」隨著不斷排練,慢慢他對演出生了信心,愈投入則愈發覺話劇這種媒介的特別處,讓他對以往熟透了的經歷有了同體會,「話劇重現了當年處境,看著演員飾演我的大女兒和媽媽,感觸良多,尤其是第一次排練,覺得很對不起他們……」大女兒出世時,Mandy剛在獄中服刑,第一任妻子離開,大女兒則跟Mandy媽媽相依為命,「廿五年我連抱也沒抱過她,由於面子關係,她一直跟老師說爸爸當船員,還不時冒我的簽名。」Mandy出獄後,才跟女兒、母親開始一起生活,話劇描述了不是重聚溫馨的電視連續劇場景,反而是幕幕他跟女兒衝突的情形。
入獄最受害的不是沒自由的自己,而是外面的家人
「剛出來時,還很天真想還有一個女兒,但根本從未相處過,彼此有的只是血緣關係,沒有感情……,試過幾次嗌交,她還用上一些很傷人的字眼來罵我,我真的很痛心,但撫心自問,多年來我根本未有當上父親的責任……」Mandy出獄後再婚,生了第二個女兒,看著女兒成長,開始擔心她的成長、前路,養兒方知父母恩,愈覺自己離世的母親偉大,「犯法入獄以為自己很慘,但其實最受苦是自己的家人,事情對她傷害好大,但她仍然對我不離不棄。」Mandy表示他那一代蠱惑仔,不懂表達情感,唯有憑歌寄意,作了首歌——異地憶親情,人已逝,他仍不時到她母親墓前,向她說出自己現在的光景,希望慰藉她在天之靈。

要用最短的時間教好學生,超錯……

對於新一代的行差踏錯了的年輕人,他表示跟他一代不盡相同,「以前蠱惑仔都會識分尊卑,現在那些都很自我,我行我素,不需理會人家感受。」Mandy認為情況跟現在家庭狀態有關,獨子獨女較多,父母都要上班搵食,物質生活不缺,缺乏的是重視與關心,「見面時間少,就不要一開口就問功課,以為這是爭取時間,期望用很短時間就能教好學生,應該跟他/她們風花雪月一下,想想假日到那處玩耍,吃甚麼東西。」他也試過在學校對學生嚴厲訓誨,事後跟學生搭搭膊頭,學生即時很受落,這讓他看見他們缺乏的是一份重視,「既然沒有人關心,做甚麼也沒有所謂。」感覺被忽略,較容易受影響走上歧途。

後記

時間雖短,但聽著Mandy分享,仍然能感受他那份生命力和衝勁,十多年來仍然努力活著,人難免會犯錯,是否能夠浪子回頭,除了個人的決心外,一份穩定的工作、家人和身邊人的體諒不可少,讓他們慢慢藉此重新投入社會。

Mandy主演《父女》一劇將於本月25日下午4:00及晚上8:00 在牛池灣文娛廳演出

電臺訪問《藝術圈》節目主持: 鄧潔明
- 舞臺劇父女訪問

返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