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善導會頒發「進取的心」獎項
[2015年10月30日 - 香港] 更生人士改過遷善後,如何肯定自己的努力成果?如何獲得社會認同?香港善導會特別為更生人士舉辦第四屆「進取的心」獎勵計劃,參考實證為本的理論模式及評估工具,設計評估範疇,鼓勵他們在七大範疇加倍努力,為人生新路向奮發向前。七大範疇包括:良朋益友互支持、奉公守法好Easy、身心健康我話事、人際理財你要知、和諧家庭成美事、工作進修冇難度及善用餘暇樂陶陶。 更生人士在康復路上要在上述範疇不斷努力,才能排除萬難,達致成功康復。第一步固然要脫離犯事朋友的圈子,廣交良朋益友,在行為正面的朋友薰陶下,堅守奉公守法的原則,決心不再犯事。本會亦發覺,不良嗜好如濫藥、酗酒、賭博等,與犯事有密切關係,故第三步和第四步是要讓更生人士遠離不良嗜好,避免重犯,達致身心健康和妥善理財。第五項是與家人建立良好關係,能夠獲得家人支持,是更生人士改進的一個重要助力。至於最後兩項 – 工作進修和善用餘暇,有助更生人士充實渡過每一天的生活,建構一個健全人生。香港善導會的社工致力在上述七個範疇為更生人士提供輔導,幫助他們逐步康復。 「進取的心」獎勵計劃旨在肯定和嘉許成功康復的更生人士,鼓勵他們繼續在個人、家庭、交友、工作、進修等各方面不斷努力。與此同時,希望藉此推動社會人士擁抱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,並多加接納和支持更生人士,讓他們重投社會,達致共融。 今屆「進取的心」獎勵計劃共有125位得獎者,他們都克服了種種障礙,為自己再建未來。當中兩位得獎者分享了自己的更生過程,並感謝所有從旁支持及鼓勵他們的親人、朋友和社工。他們也由受助人變為協助者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榮叔12歲已離家出走,15歲開始吸毒,其後更當「拆家」,大半生與毒品為伍。40多年來,毒品是朋友,監獄就是家。失去家人的聯繫後,榮叔索性放棄自己。 數年前,榮叔在赤柱監獄接觸香港善導會的釋前服務(社工協助快將出獄的在囚人士,在家庭重聚、就業準備、居住安排等提供適切的服務和轉介),刑釋後入住該會的秦石中途宿舍。起初榮叔完全不習慣,幸好社工不斷支持,更鼓勵他參與香港善導會的「水銀星三號」計劃,擔任預防愛滋病教育計劃的義工。 榮叔以過來人的身份,幫助其他吸毒者改過遷善,加上同路人彼此互勉,讓榮叔得以振作起來。之後,榮叔晉升為朋輩輔導員,一直努力參與直至退休。現時他仍然擔任義工,在預防愛滋病教育工作上貢獻良多。榮叔也參加了香港善導會一個嶄新的朋輩支援計劃 -「梗喺你左近」,以「過來人」身份擔當社工與個案人士之間的橋樑,促進雙方溝通。 榮叔認為他的成功有賴香港善導會的支持和鼓勵,他希望跟其他會友同行的過程當中,讓他們感受到康復路上充滿愛,不會孤單獨行。
得獎者 – 阿輝 (飛躍進步獎) 阿輝1950年代出生,父母為口奔馳,疏於照顧。他自己無心向學,年少無知,參與社會暴動被捕後判入感化院,因而誤交損友,10多歲便開始吸毒。他多次入出監獄及戒毒機構,也因為吸毒而導致婚姻失敗,在毒海沉淪30年。 阿輝2001年出獄後由於生活困難往香港善導會求助。社工協助他安頓基本生活後,就毒品的事宜為他進行輔導。阿輝感受到社工的真摰關心,經過反思後決定為自己作出改變。之後阿輝生活變得穩定,他接受社工鼓勵參與剪髮義工服務,持續至今。 其後阿輝開始與子女聯繫,非常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機會。他一直全情投入義工行列,現在每星期花兩至三日參與義務剪髮服務;又曾協助香港善導會錄影,分享自己的故事,令更多人明白更生人士的需要。 香港善導會頒發「進取的心」獎項,嘉許成功改過遷善的更生人士,其中兩位得獎者(左)榮叔(傑出表現獎 - 良朋益友互支持)及阿輝 (飛躍進步獎)。 - 完 - 關於香港善導會 傳媒查詢
|